[茶馆·老舍·新加坡⑤完结篇] 幽 默 者 的 心 是 热 的 ——我所认识的老舍先生 ●任宝贤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老舍的挚友曹禺曾说:“老舍先生从不称自己是‘作家’,他 好称自己是‘写家’,我理解这是他的谦虚,意思是他只是写东西 ,而他的作品不一定如何了不起。但我们看,他的作品有些将是永 垂不朽的。他的作品中的‘幽默’是今天中国任何作家所没有的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老舍先生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关系是密切不可分的,他是演员的导师,又 是演员的朋友,他住的地方离剧院很近,有了剧本提纲或是初稿,就着拐杖溜达 到剧院,钻进演员宿舍给大家念,大伙儿也七嘴八舌的提意见。应当说,老舍先 生不但用剧本培养了演员,他的渊博学识与言谈举止也潜移默化地陶冶了演员。 老 舍 先 生 的 幽 默 如果问演员们,对老舍印象最深的是什么?大家准会异口同声地说:幽默。 幽默不但表现在老舍的小说和剧本里,也时时刻刻在老舍生活中流露出来: 1962年北京人艺纪念建院十周年,联欢会上,周恩来总理、郭沫若、田 汉、夏衍、老舍先生都来了,大家嚷着请老舍讲笑话,老舍被你推我拥地站到场 中,声调平静地说:“有一次我上疯人院体验生活去了,我问大夫,病人都干什 么呐?大夫说,病人正做游戏呐,我说,带我去参观行吗?大夫带我到了一间病 房,我隔着窗子往里瞧,只见十几个人分别站在房子的两边,一个个鼻青脸肿, 头破血流,可是全都怒目横眉的瞪着水泥地中央,我想,他们看什么呢?仔细一 瞧地上用粉笔划了一条线,别的什么都没有,我问大夫,他们这是做什么游戏呢 ,大夫说,他们刚才吃过午饭、闲聊天,有人想比一比谁的本领大,就在地上划 了一条白线,提出:谁能从白线下边钻过去,他的本领就最大,于是大家都拼命 钻,有的低头猛冲,有的趴在地上拿脑袋往前拱,现在他们正在想办法呢。”这 时,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,可是老舍并不笑,坐到一边喝茶去了。 向 英 若 诚 提 意 见 剧院排戏,他常来看,看完就不客气地提意见,不过那意见既简明又幽默。 一次,排《茶馆》,休息时,扮演人贩子的英若诚去问老舍意见,老舍带着眼镜 把英若诚上下打量了半天,然后说:“你把刘麻子演得伶牙俐齿,这对。可你演 得还是够坏。”说完,老舍转身要走,忽然又转回来对英若诚说:“不过你可千 万别去演那个‘坏’。”这一句幽默隽永的话,使英若诚茅塞顿开:“老舍先生 是叫我找到演坏人的生活依据,可是不能走到脸谱化的邪路上去。” 不 要 从 惹 笑 出 发 有一次,我去北京郊区农村写剧本,我和另一朋友写了两三稿都不满意。忽 然听说老舍就在邻近的村庄里了解农村情况,我们非常高兴地去见他,把我们的 稿子读给他听,请他提意见。老舍听完我们的剧本,半天没说话,吸着烟,透过 眼眼镜的镜片望着窗外,似乎在想一个重大的问题。半晌,他转过身来,像对晚 辈一样语重心长地说:“看起来,您二位是想把戏写得活泼点儿、能逗乐儿,可 是照现在这路子不行啊!头一样,嫩光写事件不写人物不成,您得在人物性格上 下点工夫。第二样,您这语言不行,怎么竟是歇后语、俏皮话呀,什么‘秃子脑 袋上的虱子——明摆着。外甥提灯笼——照旧(舅)’这既不是人物的话,也不 是幽默,连逗笑的作用都起不到,可不能大老远的跑到农村来,把力气都花在搜 集歇后语跟俏皮话儿上。我再跟您二位说一句,剧本需要幽默。幽默不是滑稽, 幽默不是歇后语的堆砌,幽默是智慧,幽默者的心是热的。” 什 么 是 真 正 的 幽 默 ? “幽默者的心是热的”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。我开始想:什么叫逗乐儿?什 么叫滑稽?什么叫油腔滑调低级趣味?什么是真正的幽默?我把老舍先生的著作 又重看,《老张的哲学》、《二马》、《离婚》、《骆驼祥子》,又读了许多关 于谈论幽默的书,我发现“幽默”这个词在我国最早见之于屈原的最后一首诗《 怀沙》“[目旬]兮杳杳、孔静幽默”,意思是冷静凄凉。与我们今天所指的意 思不一样。外国学者对幽默各有看法,有的说:“幽默的写作是要唤醒与指导你 的爱心、怜悯和善意”;有的说:“真正的幽默是发自内心的、它的精髓是爱。 ”中国著名作家钱钟书说:“真正的幽默是反躬自笑的,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 的看法,对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。” 看起来,中外学者对幽默看法大同小异,就是说幽默是高品格的艺术,从爱 出发,用笑外之意,针砭人们的缺陷和弱点,促人猛省。因此老舍先生说:幽默 者的心是热的。 《 茶 馆 》 里 的 幽 默 台 词 再以《茶馆》为例,里边有许多生动的幽默体现出老舍的热心:第一幕对松 二爷的描写,松二爷肩不能挑,手不能提,胆小善良,天天无事可做,只是喜爱 养鸟。可就是这样一个老实人最后也吃了官司的,松二爷的台词竟然是“王掌柜 ,您给我照看点我那鸟儿”。顿时引起全场观众哄堂大笑。这种幽默里带着老舍 对松二爷的怜悯和同情。第二幕唐铁嘴上场,王利发和他有一段对话: 王:哟!穿上绸的啦、混的不错呀! 唐:是比从前好了点,我得感谢这年月。 王:哎哟!就这年月还值得感谢呀! 唐: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哇!这年头谁死谁活都得碰运气,哪能不相相面 算算卦哪。听说你的后院改公寓啦?租我一间房子…… 王:唐先生,您那口嗜好,在我这不大……(指抽鸦片) 唐:我现而今已不抽大烟了。 王:哎哟,那您可真要发财了! 唐:我改抽白面儿了,这哈德门牌的烟哪又松又长,一磕就空大半截子,正 好装白面儿呀。 啊!这大英帝国的烟呐,日本的白面儿,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个人儿,这 福气还小哇? 这一大段戏充满了幽默,但这是含着泪水的幽默,老舍对于祖国当时被列强 欺凌残害已愤怒到极点,他盼望着全国的老百姓振作起来,盼望这国家强盛起来 ,他的心是炙热的。 严 肃 的 幽 默 者 类似这样的例子,在老舍的作品中举不胜举。 正像老舍的挚友曹禺曾说:“老舍先生从不称自己是‘作家’,他好称自己 是‘写家’,我理解这是他的谦虚,意思是他只是写东西,而他的作品不一定如 何了不起。但我们看,他的作品有些将是永垂不朽的。他的作品中的‘幽默’是 今天中国任何作家所没有的。美国的马克·吐温以其幽默,在美国和国际上享有 那么崇高的地位,那么我们的老舍先生也是可以与之媲美的。” 老舍生活中是个严肃的人,从生活、思想到写作都极严肃。然而他又在执着 着地给人制造笑,看他的戏和小说,你会被他的幽默征服,这是因为他对大人、 对孩子、对祖国,对各种善良的行为都充满了爱。所以,他是个真正的幽默者。 他的心是热的。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老 舍 与 北 京 人 艺 北京人艺离不开老舍,老舍也离不开北京人艺,“人艺”文革前演过老舍的 《龙须沟》、《青年突击队》、《春华秋实》、《红大院》、《女店员》和《茶 馆》,还有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《骆驼祥子》。另外还有两个没上演的戏;一个 是《一家代表》,一个是《骆驼祥子下集》,这些加起来一共是9部戏。老舍1 949年后在北京住了16年。除去最后三年,整个文艺政策上出了偏差,在前 13年里几乎每隔一年“人艺”就上演老舍一出戏。1966年8月老舍在文革 中被迫害跳太平湖自杀了。如果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还活在人间,那么在改革开放 后至今的十多年里,他将会再为北京人艺,为中国艺坛,为世界艺坛写出多少好 戏啊! □ 联合早报 1993年10月2日